資訊內容
新浪:少兒編程學什么
為了使計算機能夠理解人的意圖,我們必須將需要解決的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過計算機能夠理解的形式告訴計算機,使得計算機能夠根據我們的指令一步一步去工作,完成某種特定的任務。這種人和計算體系之間交流的過程就是編程。簡單講,編程就是人與計算機的交流,人機對話。
編程是編定程序的簡稱。成年人的編程,就是讓計算機代為解決某個問題。用編程語言寫一套計算機能讀懂的運算方式,然后計算機按照這個方式運行,得到相應的結果。大學的計算機或相關專業學這些,目標是培養工程師或者程序員,校外也有針對編程工作的技能性職業培訓。這么看來,編程是一項高科技工作技能。一個合格的程序員,不僅要熟練掌握多種編程語言,還要對公司業務邏輯有所了解。而對26個字母都還認不全的小朋友來說,讓他們學習編程這種高科技是不是太強人所難了?培養一個程序員有必要搶跑十幾年嗎?
實際上,少兒編程與成人編程完全不同。王先生在銀行從事軟件開發工作,在他看來,“少兒編程”是個偽概念,面向孩子的程序編程也好,機器人編程也好,更像是一種邏輯訓練游戲。少兒編程課的主要目的是啟蒙——讓孩子接觸編程知識,在編程學習中強化邏輯和系統思維能力,進而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學習少兒編程并不意味著每個孩子都要學會一門編程語言,設計一個計算機程序, 將來都必須要進入IT行業,成為工程師;而是旨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編程基礎。
成年人的編程注重技能,少兒編程則注重思維訓練。通過編程游戲啟蒙、可視化圖形編程等課程,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和創新解難能力。例如學生在制作一個小動畫的過程中,自己拆分任務、拖拽模塊、控制進度,從而理解“并行”、“事件處理”、“目標實現”的概念。這種能力應用在語文、數學等科目的學習上同樣有效,它可以幫助孩子在面對復雜問題時,將其分解成若干個簡單問題,然后分析出解題步驟,明白每一步的解答方式,從而順利完成題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