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內容
少兒編程國家政策 推動人工智能浪潮
近幾年,伴隨著人工智能的浪潮,互聯網行業迅猛發展,程序員變成**有“錢景”的職業之一。不少家長關注到這一點,希望從小培養孩子們的計算思維,編程教育空前火熱起來。
當然,國家也意識到了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出臺了不少相關的政策鼓勵、支持,使編程教育在國家基礎教育層面更加普及。
那么,有哪些國家政策在不斷驅動編程教育的飛速發展呢?今天,玩仔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
2016年6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通知,把信息化教學能力納入學校辦學水平考評體系,將STEAM教育納入基礎學科。
明確指出應逐步開展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
這意味著少兒編程作為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
2017年9月,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提倡將編程活動融入實踐課程。
2018年1月,教育部公布高中新課標,將三維設計、開源硬件、人工智能正式劃入其范圍,編程、計算思維成必修內容。
浙江省提出《深化高考改革試點方案》,信息技術(包括編程)正式納入高考;
重慶市教委下發《關于加強中小學編程教育的通知》,要求將編程教育列入中小學必學科目;
山東省**新出版的小學信息技術六年級教材加入了 python 內容,小學生都開始接觸Python語言了……
可以想象,在10年后,編程將會成為一種主流能力,也會成為人人必備的一項技能。
那么,家長們還在等什么?趕快順風而上,讓孩子抓住時代發展的潮流,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領航者吧!

- 上一篇
2020年初 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 受家長好評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及教育部“停課不停學”政策影響,全國學生延遲開學,寒假時間延長,為了不讓孩子們“荒廢”時間,學校也開始線上教學,孩子們“在家上學”已經成為主流,這一舉動更推動了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的快速增長。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在線
- 下一篇
教育部: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領域編寫新教材
日前,國家教材委員會印發《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對各學段、各學科領域教材建設作系統設計。適應新形勢,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網絡空間安全、環境科學、海洋科學、能源科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