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內容
從“豬臉識別”到機器人作家:時代拋棄你,不會打一聲招呼
前幾天我路過小區門口一個超市時,發現門上貼著一張寫有“門面轉讓”的紙。
我經常在那里買東西,和老板很熟,就走進去問他好好的為什么要轉讓?
老板嘆了口氣,說這小區前面開了一個無人超市,從選購到結賬都是機器自動識別的,由于不需要給店員發工資,成本很低,而且大家也很喜歡去那兒,來光顧他的店的人越來越少了,還不如及時止損。
他說,明年不會來長沙了,打算就在老家做個小生意。
我聽完唏噓不已。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科技正在慢慢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買東西不用掏錢了,拿快遞不要快遞員了,停車直接機器收費。
各大互聯網公司開始殺入高科技行業,幾乎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
比如說,騰訊養鵝,可以打破人與鵝之間的語言障礙,建立“云養鵝”的功能。
京東養豬,啟動豬臉識別,養豬人可以清楚地知道豬的健康情況,進食量以及什么時候可以出欄,甚至連喂食都是全智能化的。
阿里的無人酒店:
無人超市:
無人加油站:
無人快遞:
無人餐廳:
甚至是無人駕駛:
前段時間,四川九寨溝發生了七級地震,而最新發布該消息的,竟是中國地震臺網的一個人工智能寫作機器人,其中關于部分余震的報道,只用了5秒。
2018年11月7日,首個“AI合成主播”在新華社上崗,這位主播不僅外型聲音十分逼真,中英文播報切換自如,而且可以24小時不知疲倦地工作。
將來,機器人還會代替人類完成更多的工作,這也意味著,它會導致很多人在未來失去工作。
張泉靈說得好: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著名主持人楊瀾在談到自己為什么離開央視時,說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那時她是臺里最當紅的主持人,大大小小的活動都讓她主持。
有一年春節晚會,共有6個主持人,彩排了許多遍之后,導演組突然決定不用其中一個女主持了,但卻沒人去通知她。
直播當天,那位女主持興沖沖地跑到直播間,才從化妝師口中得知自己出局了。
楊瀾當時就坐在一旁,心中大為震動,仿佛看到了多年之后自己的樣子。
那一刻她突然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是可以隨時被替代,如果不選擇去打造專屬自己的事業,很快就會被淘汰掉。
帶著這樣的恐懼,楊瀾毅然急流勇退,到美國深造,后來,又創立了屬于自己的商業帝國。
社會的競爭機制就是這么殘酷,要想不被淘汰,只能加速奔跑,跑在變化的前頭。
表演藝術家馮鞏說過一句特別經典的話:
鐵飯碗的真實含義不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飯,而是一輩子到哪兒都有飯吃。
到哪兒都有飯吃的前提,不是你曾經在什么牛逼閃閃的地方工作過,而是,你到底有什么能力能夠讓自己不被這個時代淘汰。
這個時代充滿變數,但同時也充滿機遇,能否把握住,取決于你是否有與之匹配的技能。
李開復就曾預言:“10-15年之后,50%人類的工作將會部分或全部被人工智能取代”。
而10到15年之后正是我們的下一代面臨畢業找工作的時候,所以,掌握一門和軟件、編程相關的技能變得尤為重要。
編程,就是人工智能的底層邏輯。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讓自己的孩子學習編程,少兒編程,已經不是新鮮名詞,而幾乎成為了許多國家基礎教育的“標配”。
在美國,編程已進入幼兒園和中小學課堂,是備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在英國,編程被列入國家教學大綱,成為6~15歲孩子的必修課。
在日本,“編程”成為日本家長最想讓成為孩子學習的技能之一。
蘋果公司的兩任CEO都非常鼓勵學習編程。喬布斯生前接受采訪時曾說:“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編程,因為它教你如何思考。”
庫克更是呼吁全世界的學校都將編程作為必修課程,他說:學習編程要比學習英語更重要,因為編程是唯一一種可以與全世界交流的語言。
★ 中國教育部門逐步重視少兒編程教育
2017年開始,關于人工智能的教育信息幾乎月月更新,所有信息都在強調一個事實:不會編程將嚴重影響孩子升學。
另外,高校對信息學人才的關注是非常高的。比如每年都會有很多孩子通過信息學奧賽被知名中學、國內外重點大學免試或降分錄取。
所以,如果還抱持著,“以后不做程序員不用學編程”、“不打競賽不用學編程”、“編程能力是加分項不是必須項”等觀點,未來孩子可能就要被這個社會淘汰了。
清華前校長陳吉寧對少兒編程Scratch之父雷斯尼克說過一句話:
中國未來社會需要的,是那種邏輯思維縝密,能夠應對變化,提出獨特想法的創造性人才。
孩子掌握了編程思維,并在學習和生活中加以運用,觸類旁通,不僅學業表現更優異,將來的就業道路更寬,還能在問題出現時沉著冷靜,有序地解決問題,擁有應對變化的能力。
這才是父母能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啊,不是嗎?
聲明:本文章由網友投稿作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通過郵件及時和我們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