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scratch編程資訊
資訊內容
Scratch深度學習第四課 自定義積木
極客小將2020-11-19-
一、函數的概念
在以往的課程中,我們接觸過一種叫“我的變量”積木的積木。這種積木是描述一種Scratch中沒有自帶需要用戶自己去定義的量,這種量在程序執行的過程中總是發生變化。若以Scratch自帶的積木去描述,角色的X軸坐標和Y軸坐標,都屬于“變量”的范疇。那么,
一、函數的概念
在以往的課程中,我們接觸過一種叫“我的變量”積木的積木。這種積木是描述一種Scratch中沒有自帶需要用戶自己去定義的量,這種量在程序執行的過程中總是發生變化。若以Scratch自帶的積木去描述,角色的X軸坐標和Y軸坐標,都屬于“變量”的范疇。那么,“函數”就是一種描述“變量”之間關系的方法。
?????? 首先,函數描述的變量固定是兩個,不會有一個或者多個。我們將主動發生變化,或者因使用者的需求進行變化的變量叫做“自變量”,而隨著自變量的變化而變化的變量叫做“因變量”。所以,函數就是描述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
?????? 假設自變量是A,因變量是B,函數可以看做是一個盒子F,當A放入盒子F中,記作F(A),然后盒子會輸出B,A作為自變量會隨著用戶的需求進行變化,不同的A代入F后,輸出不同的B,這一個過程記作F(A)=B,即函數的表達式。當然,自變量的數量可以不止一個,換句話說,放入盒子的東西可以不僅只有A,可以有A1,A2,A3等等。但是輸出只有一個B。所以,完成的函數表達式可以記作:F(A1,A2,A3…,AN)=B。
二、自定義積木的使用
自定義積木就是在Scratch中進行函數表達的工具。如需使用自定義積木,可以點擊創建自定義積木,會出現圖1-1的所示的引導界面。
圖1-1創建積木引導
可以看出,輸入積木的自變量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常規的數字或文本,另一宗是輸入布爾值,即支持進行條件的判斷。另外,自建積木也可以添加文本標簽進行積木說明。以自變量為數字或文本為例,點擊創建,會得到圖1-2的積木。
圖1-2自定義積木創建
左邊是積木池,可以看到已經創建了一個自定義積木。右邊代碼區,已經對自定義積木進行定義,而自變量可以從積木中拖出,進行使用。三、 自定義積木使用demo
?? 繆拉老師用自定義積木做一個實驗例子,積木搭建如圖1-3所示。
圖1-3 自定義積木demo
此demo分為兩段,前一段是對自定義積木的定義,這個積木完成兩個自變量的大小比較,分別輸入自變量X和自變量Y,若X大于Y,則輸出X大,若Y大于X,則輸出Y大,若X和Y相等,則輸出一樣大。后一段積木是使用這塊自定義積木,首先讓角色詢問X,用戶主動輸入X,然后讓角色詢問Y,用戶主動輸入Y,最后調用自定義積木,完成X和Y的比較。四、總結
本節課學習了函數的簡單定義,事實上,在數學中“函數”的概念遠比今天的課程復雜抽象,這里只是為了更好地理解Scratch中的自定義積木作了簡化,方便大家理解。同時,在理解了“函數”的基礎上,掌握自定義積木的使用。聲明:本文章由網友投稿作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通過郵件及時和我們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