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內容
親子編程Scratch第二課:會動的名字 包含小學數學教育
親子編程Scratch第二課:會動的名字??包含小學數學教育
親子教育不是單純的家庭教育,也不是傳統的園所教育,"親"與"子"兩者都應該受到教育,而父親與母親在教育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其核心內容是父母與其子女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長。
在傳授編程技能之外,父母還要學會四項技能:
一、如何正確的與孩子溝通:
正確的傾聽并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是一個成功父母須具備的首項重要條件。
二、如何教導孩子的偏差行為: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偏差行為,父母應如何的處理與導正,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思維與行為慣性,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如何獎勵與贊美孩子:
父母如何透過獎勵與贊美來誘發孩子良好的行為動機?孩子有好的表現時,父母該如何做?贊美、鼓勵時,要注意些什么?如何使用鼓勵與贊美來替代責罵與懲罰?
四、如何批評與處罰孩子:
處罰的目的是什么?何種情況下該處罰孩子?處罰孩子需要注意哪些事情?該如何正確的使用處罰?如何善用"強化策略"和"消弱策略"來?為人父母者不可不知。
----------------------------------------------
今天教如何做一個小程序。屏幕上的每一字母用鼠標一點就會動。
看到這樣一個程序,我們首先第一點:
1:這是三個獨立的字母,也就是有三個角色,每一字母都是一個角色,需要單獨編程。
2:我想要讓每一個角色做什么動作:是變大變???是轉動?還是變顏色?還是在屏幕里到處跑呢?
3:如何控制?是用鼠標放上去就動?還是用鼠標點擊才動?還是不用控制,大家輪著動?
上面這些思考就是編程中最重要的也是第一項的工作:需求分析。也就是搞清楚你設計的程序到底要做什么事情。
搞清楚了需求分析,那該怎么做呢?比如我的C想先變大,再變小,那該怎么做呢?編程思維的邏輯是很嚴密的,你這個變大是一瞬間變大,還是一點點變大?變大的速度要快還是慢?這就是邏輯思維的嚴密性。如果你想一點點變大,該怎么辦呢?對了!使用循環結構,讓C字母每次變大一點點,重復幾次就可以完成了。然后再重復同樣的次數,每次再把尺寸減小一點就會變回原樣了。
(循環結構是編程算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工具,簡單來說,只要你想讓角色持續的改變狀態就需要用到循環結構)
上面這些思考就是編程中重要的第二項工作:算法設計,也就是搞清楚如何實現你設計好的程序需求,使用什么關鍵算法。實現的方法可能有很多種,你如何選擇最簡單和最有效率的算法。這就是算法的優劣。下面就是最后一個步驟,用你的編程工具進行編程啦。
1,首先刪除角色小貓,重新選擇角色,選擇一個角色。
2,選擇一個字母,(這里很多小朋友會要求自己選一個字母)
3,點擊時播放聲音(這里有條件的可以自己錄制聲音,在播放聲音的下拉框里。)
選擇字母A,在字母A上添加代碼。
先選擇 《事件》-《角色被點擊》。然后選擇《聲音》-《播放聲音》
3,點擊時變色
選擇字母A,在字母A上添加代碼。
選擇 《外觀》-《將顏色增加25》。然后點擊字母看一下效果。
4,選擇字母讓它自動旋轉,
這里要第一次用到循環語句,重復執行X次。(這里可以加入對數學的乘除法教學,例如,每次轉15°,重復10次是多少°。如果轉一圈360°,需要轉多少次。慢慢的引導小朋友,也可以引導小朋友,執行1次45°,2次,等等,父母和小朋友一起探索旋轉的角度。)
選擇?《事件》-《當綠色旗子被點擊》 ,選擇《控制》-《重復執行10次》,加入《運動》-《右轉15°》,《控制》-《等待1秒》。
總結:
1:今天教了大家編程的重要三步驟:需求分析,算法設計,編寫代碼。
2:復習了一下邏輯思維的嚴謹性。
3:介紹了循環結構。
在學習編程的過程中,加入了數學的角度概念和乘除法教學。
Scratch是一種編程語言,初學者不需先學習語法便能利用它設計程序。Scratch編程是STEM教育的一種綜合教育方式,它融合了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的綜合知識,側重思維訓練而不是簡單地學習一門編程語言。
麻省理工(MIT)媒體實驗室教授及終身幼兒園小組負責人Mitchel Resnick在推廣Scratch編程學習中引入了4條編程引導原則(4P原則)。
· 項目(Project):讓孩子們有機會參與到有意義的項目中(而不僅僅是答題解謎活動),以便他們體驗將初始想法轉化為可與其他人分享的創意的過程。
· 同伴(Peers):鼓勵合作和分享,并幫助孩子學習建立在他人的工作基礎上做拓展的能力。編程不應該是一個單獨的活動。
· 激情(Passion):讓孩子們參與他們感興趣的項目。他們會花更長的時間并更加努力,在此過程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 玩(Play):鼓勵孩子們去玩去嘗試,嘗試新事物,冒險,挑戰極限,從失敗中學習。
通過4P原則,教育工作者和其他人可以確保編程學習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為一種新的讀寫能力和個人表達的潛力,而不僅僅是另一種教育時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