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科技創新班)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2月27日,交大附中在北校區召開了“青少年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校交大附中教育集團啟動會”。北京交通大學、海淀教科院、交大附中教育集團領導和專家出席了會議。會議由交大附中黨委書記馬志太主持。馬書記介紹了本次會議的目的和思路。
作為海淀區青少年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校,交大附中將與大學和小學合作,探索“小學-中學-大學”融合貫通、“3+3+3+X”長鏈條培養模式和機制,依托“智慧交通·未來科技”課程群建設,培育能在國家重大戰略領域發現問題、提出革命性和顛覆性技術創新、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于偉東副校長解讀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方案北京交通大學詹天佑學院副院長李清勇介紹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整體情況及大學培養的經驗,并對中小學的課程設置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議。海淀教科院黨委委員北京青少年創新學院海淀分院辦公室負責人侯蘭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校的政策支持、方案的落實落地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和建議。
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教育集團暨北京交通大學附屬小學科技創新班招生簡章
一、科技創新班級介紹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動力,國家的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涉及到國家的長遠發展,應建立貫通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形成創新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為積極踐行國家關于拔尖創新人才的政策要求,響應海淀區教委號召,交大附中教育集團擬定成立集團內科技創新班(簡稱“科創班”)。本班瞄準國家在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拔尖創新人才需求,探索“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融合貫通式培養模式和機制,旨在培養具有研究意識和研究興趣、具有創新能力和領導能力、具有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的學生。
二、招生計劃
對象:招收交大附小五、六年級學生,對數學、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感興趣的學生。
人數:兩個班 60-70 人。
原則:遵循公平性、多元化、綜合評價、長期觀察和透明公開的原則和標準,以確保公正、客觀和科學。
三、課程設置
課程特點:理論+實踐+項目+多元評價的教學模式。課程采取集中訓練、互動交流、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學習。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創新思維技巧,從而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課程內容:1.基礎數學及學習方法。2.創新思維。3.領導力。4.溝通能力。5.實踐項A
四、課程師資
班級實行導師制。班級核心教師由三位組成:成長導師(小學教師)、學科導師(大學教授上課)、課程資源導師(中學教師)。
五、課程安排
(一)日常上課時間:2024年3月-6月,每周二和周四15:30-17:30(課后服務時間),上課地點:交大附小。
(二)自選項目上課時間:2024年5月1日后,每周六(上午)進行項目申報和小組合作研究等多種方式開展研究性學習。項目包括:思源智控,航空航天模型,無線電測向,新星化學,星瑞天文,信息技術、生物科技等。(另行通知)
(三)階段性上課時間:寒、暑假5-7天集中項目學習。(另行通知)
六、招生流程
報名:網上填寫“科技創新班報名”小程序(見家長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