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內容
小朋友認識少兒編程工具Scratch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讓少兒編程進入越來越多家長的視野。二年級一班邀請了從事軟件行業的夏建軍爸爸走進課堂,和孩子們一起分享關于少兒編程的知識。夏爸爸帶領孩子們一起認識了什么是程序,程序是怎么做出來的,還了解了最流行的少兒編程工具Scratch。小朋友們還在夏爸爸的指導下,一起參與了用Scratch制作動畫的過程。
星期五下午,夏爸爸如約來到教室的時候,孩子們就爆發出了極大的好奇和熱情,圍著夏爸爸問各種腦洞大開的問題。甚至有的小朋友急不可待地說看過關于Scratch的書。上課鈴聲響起,孩子們有序在各自座位坐好,做好了聆聽的準備。
夏爸爸從揭開程序的神秘面紗開始,讓孩子們知道了抽象的程序原來就是為了實現特定目標、而用計算機語言編寫的指令。有了這些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指令,計算機就可以為人們做很多事情了,比如游戲,機器人控制程序,學習軟件等。在講到生活中常見的程序時,夏爸爸舉了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植物大戰僵尸游戲。孩子們一下子興致高漲,紛紛舉手積極回答問題,講述自己接觸到的程序和軟件。有的說用過電腦里的畫圖軟件,能夠用來畫畫。有的說手機里的喜馬拉雅app可以用來聽故事。通過這些常見的例子,孩子們很快就對什么是程序有了具體的認識。
夏爸爸又分享了大人們編寫程序的圖片,從而讓孩子們對程序是如何做出來的有個簡單的印象。孩子們說叔叔阿姨編寫的程序有點像英語。夏爸爸緊接著就介紹了Scratch這個由麻省理工學院(MIT) 設計開發的面向少年的免費編程工具。有個小朋友還主動介紹了他對Scratch的認識,說做程序其實就像搭積木一樣,把不同的功能模塊搭在一起,就可以做出程序了。夏爸爸還演示了別人用Scratch做出來的程序,讓孩子們了解到用Scratch可以做出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動畫、或者游戲。
最后的環節,就是夏爸爸演示如何用Scratch做出一個動畫,讓小貓說話、走路、跑步、發出叫聲,和其它角色對話等等。孩子們躍躍欲試,紛紛舉手上臺參與動畫制作。通過實際動手參與,孩子們知道了基本模塊的使用,比如說話,移動,停留,循環,更換姿勢等。在大家一起參與的過程中,孩子們也體會到了試錯的重要性。整個動畫制作的過程就是一邊根據構思使用更多的模塊,一邊運行、觀看效果并糾正。當中出現了幾次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小貓在跑步遇到邊界返身后,居然頭朝下了。大家在哄堂大笑之后也在積極想辦法糾正錯誤。
兩節課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在夏爸爸的指導下,最終,一段關于小貓和蝙蝠的小動畫就在大家依次上臺的參與中制作完成了。正如蘋果公司前CEO喬布斯所說,學習編程,可以教會我們如何去思考,同時,也教會我們如何去創造。相信孩子們已經初步體會到了如何在游戲中鍛煉思維能力并發揮自己的創意。期待我們二年級一班下一次的家長進課堂,期待下一次家長和孩子們的頭腦風暴!
聲明:本文章由網友投稿作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通過郵件及時和我們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