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內容
Scratch少兒編程系列介紹之(3)【深入理解“編程思維”】
Scratch少兒編程系列介紹之(3)
【深入理解“編程思維”】
1、“編程思維”還是這幾步
所謂“編程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就是“理解問題——找出路徑”的思維過程,它由四個步驟組成:(1)分解;(2)模式識別;(3)抽象;(4)算法。編程思維除了指數字、符號或代碼,最重要的就是指創造性的解決問題,表達思想。
2、深入理解“編程思維”的4步驟
(1)分解(decomposition):
??①解釋:把一個復雜的大問題,拆解成更可執行、更好理解的小步驟。正如麻省理工學院的計算機教授Resnick所說:“ 在學編程的過程中教孩子們學會拆分問題,這才是最重要的。”
? ②舉例:擁有編程思維的人,會把一個復雜的大問題,拆解成更可執行、更好理解的小步驟。復雜問題很難一下子破解,但如果把它細分成很多個小問題,逐步解決,就容易多了。
(2)模式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
? ①解釋:根據經驗找出相似模式,高效解決細分問題。
? ②舉例:所謂識別模式,其實就意味著把新問題變成了老問題,我們在以往經驗中搜索類似問題,套用類似的解決辦法。識別的模式越多,解決問題的速度就越快。
(3)抽象(abstraction):
? ①解釋:聚焦最重要的信息,忽視無用細節。簡單說就是找到問題的本質,過濾掉其他無關緊要的因素。
? ②舉例:這是一個過濾的過程,通過確認問題的核心本質,可以幫助我們形成解決問題的大致構想。這樣,可以加快解決問題的核心難點。畫貓的例子,我們了解了貓的特征,就可以根據這些抽象的特點,形成關于貓的整體設想,畫出軀干和四肢,做出一個模型。
(4)算法(algorithms):
? ①解釋:設計一步一步的解決路徑,解決整個問題。算法,就是根據之前一系列對于問題的理解,設計一步一步的解決路徑,并解決整個問題。有“編程思維”的孩子優秀是因為“編程思維”中很重要的一種思維能力是算法,而且算法對數學學習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 ②舉例:我們拿做飯的場景來舉例子。假設今天家里要來客人,我們會在做飯之前根據客人的口味考慮到今天的菜式、根據人數來計算要做菜的量,那么問題來了,我們需要買哪些材料?去哪買?買多少?材料要怎么處理?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而計算思維,正是解決方案的設計核心。
在買菜這個環節,我們會貨比三家后,選擇更新鮮,性價比更高的攤位購入蔬菜,就是“在線算法”;走出市場的時候,發現有食材忘記買,我們根據剛剛走的路線回憶和尋找合適的店家購買的這個行為,就是計算思維里的“回推”。
下節內容: 培養“編程思維”的好處
萬達教育的科技課程規劃,實行循序漸進的授課方式,將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需求,從“小學科技實驗課”、“少兒編程課”到“就業培訓課”等規劃出不同層次的培訓計劃。
“少兒編程課”規劃了三個階段的課程,在“體驗階段”通過少量的課程主要講解什么是“少兒編程”、什么是“編程思維”、“程序流程介紹”、“編寫簡單程序”等幾個教學環節,在讓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試探性找到學生對編程課和科技課的敏感程度和愛好程度。如果學生確實有極大的興趣,乃至有編程天賦,再繼續后續課程的學習,能把孩子培養成計算機專家、科學家、發明家說不定都是有可能的事情;對不感興趣的學生,權當有點愛好和技能吧,這樣不用浪費家長過多的費用,也不浪費孩子寶貴的時間,把節約出的時間讓學生發展其特長。
階段性授課、普及性篩選、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舉,是萬達教育多年秉承的教育理念,請家長放心讓孩子加入萬達教育科技課程,無須動輒花費幾萬元做徒勞的選擇。
聲明:本文章由網友投稿作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通過郵件及時和我們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