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內容
Scratch▕ 第二課公園長椅
與你分享好玩、有趣的樂高課程,服務更多機器人教育者,歡迎關注我們。
/工作比較乏累,聽首音樂放松一下吧/
教案名稱:公園長椅
科目:電腦編程課
年級:8+
時間:共兩節課,每節課30分鐘-45分鐘
學生需要具備的已有知識
已經了解scratch界面
直角坐標系的位置和在編程中的應用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認識:循環結構(looping struture)
技能方面
建立有關男孩的編程
建立轉換造型的模塊
建立循環結構(looping structure)的模塊
態度方面
培養學生對編程的興趣
延伸目標
能夠在學習完后 在認識一個“說”的模塊設置一個情景讓孩子加進去
?教學流程?
1、熱身:導入
時間:5分鐘
教學活動:
?展示本節課游戲內容,邀請同學試玩,并觀察游戲中的角色在做什么動作
預期教學效果
?點擊“小綠旗”的時候“女孩”開始移動,
?在延伸時小女孩能夠在桌子上移動確保不掉下去,并錄制聲音“差點兒掉下去!?真懸!”?
教學策略:
有情景導入 ,上課講的內容有一個梳理,課后有反思
2、知識點講解
時間:5分鐘
教學活動:
?講解什么是設立循環結構((Looping Structure)的程式,老師除了直接講解循環結構(Looping Structure),也建議用比喻的方式講解令學生更容易掌握。
講解:
在編寫程式的流程中,經常需要重復執行一些特定的指令。在這個情況下,可以利用循環結構來簡化步驟。
例子:
3、編程教學
時間:16分鐘
教學活動:
1.女孩程序編寫
我們編寫腳本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怎么讓人物行走起來呢? (2)如何判斷人物已經走到了椅子的邊緣? (3)走到邊緣后怎么掉頭往回走? (4)如何重復這一系列動作? |
設立循環結構(Looping Structure)的編程,解說要點:重復執行腳本的設計方法,可以讓里邊的模塊持續的執行 |
?2、測試修改:人物雖然可以走了,但是人物走著走著就騰空了 看不到腳在動,而且感覺腳是滑過來的,而不是走過來的 ,那么繼續調試程序,加入一個積木塊。“下一個造型”
3、人物終于可以走起來了 可是走的有點快呀!不真實 。那么我們可以調整一下移動的步數為“10-15”再嘗試,同時可以添加 “等待1秒”(修改為0.2秒)
4、結束
時間:5分鐘 測試程序以及總結 人物雖然可以正常行走了! 但是超過椅子邊緣,騰空行走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啊!那給大家留下一個問題大家想想該怎么辦 |
第二節課教案
教案名稱:公園長椅
科目:電腦編程課
年級:8+
時間:共兩節課,每節課30分鐘-45分鐘
學生需要具備的已有知識
公園長椅的第一節課所有知識點設立循環結構的模塊
? ? ? ? ? ?利用判斷語句判斷他是否到了長椅邊緣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認識:判斷語句
技能方面
建立判斷語句的模塊
加入音效及背景音樂
態度方面
培養學生對編程的興趣
延伸目標
能夠在學習完后 在認識一個新的模塊,可以就本節課的項目設置一個情景讓孩子加進去
?教學流程?
1、熱身:導入
時間:5分鐘
教學活動:
?展示本節課游戲內容,邀請同學試玩,并觀察游戲中的角色在做什么動作
預期教學效果
?點擊“小綠旗”的時候“女孩”開始移動,
?在延伸時小女孩能夠在桌子上移動確保不掉下去,并錄制聲音“差點兒掉下去!真懸!需要確保這個淘氣女孩兒始終在長椅上走動,不可以讓他掉下去,也就是當走到長椅邊緣的時候他可以掉頭往回走!
教學策略:
有情景導入 ,上課講的內容有一個梳理,課后有反思孩子可以嘗試口述程序的經過
2、知識點講解
時間:5分鐘
教學活動:
?講解什么是設立判斷結構的程序,老師除了直接講解判斷結構,也建議讓孩子來造句用如果那么造句的方式講解令學生更容易掌握。
講解:
在編寫程式的流程中,經常需要判斷一些指令是否要要執行,在這個情況下,可以利用如果...那么,來實現這個問題的判斷。
3、編程教學
時間:16分鐘
教學活動:
1.女孩腳本編寫
編程目的:當女孩行走到桌子了盡頭時掉頭,能夠正常掉頭返回,實現來回的往返。 程序設立: X和Y坐標的概念 獲取在桌子左端X的坐標 獲取在桌子右端X的坐標 |
我們有了長椅兩端的X值,接下來就可以利用判斷語句判斷他是否走到了長椅的邊界了。 |
?2、測試修改:
整體程序進行測試修改
3、編寫音效程序
制作流程:加入背景音樂
建議老師示范
加入女孩角色的音效
4、結束
聲明:本文章由網友投稿作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通過郵件及時和我們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