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內容
少兒編程scratch:第三篇
在學習了循環嵌套和條件判斷的基礎上,今天繪制一個在大海中航行的小船。
故事大概:
在大海的深海區1和淺海區2以及被海洋包圍的環島3中,有一只航行的小船。當行駛在深海中的時候,小船可以快速前行,當進入淺海中的時候,小船要慢慢航行,當進入到環島上的時候,小船要停止航行。當遇到快速通道區的時候,小船要加倍前行,當遇到旋風的時候,小船被吹動轉圈圈,最后慢慢駛出旋風區。
本次課程難度遞增,涉及到的知識點大概總結如下。
1.循環。(上節課涉及)
2.判斷條件。(上節課涉及)
3.根據不同情況,多重判斷。
4.自己繪制背景。包括(深水區,淺水區,環島,快速通道)。
5.自己繪制角色。包括(小船,旋風)。
6.體會角色與繪制背景的不同。
角色可以改變大小,方向,可以進行克隆等其他操作,是一個單獨的個體,還可以改變位置,可操作性更強。繪制的背景不具備這些屬性,只是單純的存在于背景圖片之上。
8.循環固定次數。(在上次的基礎之上,升級加入參數。)
7.克隆。

我們的思維已經漸漸的形成一種模式了,知道了故事規則,就開始設計情節。
設計情節的時候,我們使用的是編程思維。
第一步:
比如事件的出發都是,點擊綠棋,
綠棋被點擊后,我們的小船變成希望的大小,和位置,并且調整好,小船的方向。

同時增加,鍵盤對小船的方向操作,正常小船是朝著90度方向行駛的,我們可以通過鍵盤燈左移,右移來改變小船的方向。
第二步:
小船開始一直前行,怎樣實現一直前行?循環前進,每次多少步。
除此之外還有什么要求?
1.遇到深水區,移動加快。
2.遇到淺水區,移動減慢。
3.遇到島嶼,移動停止。
4.遇到加速帶,加速行駛。
5.遇到旋渦(角色/對象),旋轉,并離開。

將所有的條件都放在循環體內,因為每次前進小船都要做這些判斷。
把問題掰開來看,逐個分析,就會發現我們的問題變得簡單了。剛開始云霧繚繞的感覺沒有了,其實就是一個開始,一個循環,加上各種條件判斷。

聲明:本文章由網友投稿作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通過郵件及時和我們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