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tchJr:少兒編程教育啟蒙神器!-少兒編程教育網在美國,一開始出現的是X一代,然后是千禧一代,現在如果你的孩子不到十歲,那么不必說,我們都知道他們該叫什么啦,那就是——觸摸屏一代。

這些孩子,從開始學習說話和走路開始,周圍接觸的科技文化就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而那些配置物理鍵盤的計算機,對他們來說是陳舊過時的,是屬于他們父輩的。觸摸屏一代體驗計算機是簡單直接的,他們與計算機交互完全通過屏幕,而不是通過中間介質,比如鍵盤,鼠標,或是觸摸板。

但是,觸摸屏卻產生了另外一種不一樣的距離。觸摸屏上無縫的交互,需要依賴于App的無縫包裝,并為用戶帶來獨一無二的體驗。孩子們可以感受到直接的交互,但是他們卻失去了另外一些東西,比如屏幕上的軟件到底是如何運作,如何建立,還有它們是如何開發出來的。

當筆者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必須要知道運用一些DOS命令來啟動一個程序,瀏覽一個文件樹,或是插入一張軟盤,所有這些都曾提醒我,這臺電腦不是一個神奇的入口,而是一臺實實在在的機器。另一方面,與觸摸屏互動的感覺又是如此自然,以至于有時都會忘記自己使用的設備和使用的App是人為開發的,而正是這種自然而然的感覺,會讓孩子們覺得觸摸屏是一個“消費者”,而不是一個“創造者”,因此如果下一代想要接觸科技的時候,觸摸屏并不是一個好的起點。

但是,一款全新的App可能會改變上述局面,讓觸摸屏一代的手指創造出更多生命力。這款App應用就是ScratchJr ,它也是Scratch編程語言的iPad的版本。這個工具是由麻省理工大學開發的,專門幫助孩子們進行編程。這款應用沒有使用文本,而是采用了聯鎖的色彩模塊,去模擬邏輯結構和傳統的編程語言。Scratch的腳本語言允許用戶直接與“sprties(小妖精)”進行交互,sprites是一個卡通形象的編程助手。 這個助手會向孩子們介紹如何編程,完全不需要解釋復雜的編程語法,也無需檢查bug,Scratch希望孩子們可以積極參與,享受編程的過程。

ScratchJr:少兒編程教育啟蒙神器!-少兒編程教育網

ScratchJr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更加生動,更加吸引那些只知道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小孩子。“我們想要讓孩子們不僅僅把平板電腦用作一個消費和瀏覽的工具,”Mitchel Resnick教授說道,他是麻省理工大學媒體實驗室Lifelong Kindergarten的主管,他們和塔夫斯大學的研究人員,以及蒙特利爾的Playful Invention公司一起開發了這款應用。“這款工具可以讓孩子們利用平板電腦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不是單純的去玩兒。”

核心概念

ScratchJr不像Scratch那么復雜,后者既可以在獨立App上使用,也可以在PC上當作一款獨立的網頁應用。但是正是由于不那么復雜,反而成了ScratchJr的一個賣點。Scratch的定位是在八歲以上的孩子,而ScratchJr的定位則是在五到七歲年齡階段的孩子。ScratchJr上都是圖示,這讓六七歲的孩子們更加容易理解。該應用很少會使用iPad鍵盤,孩子們在iPad上開發的各種有趣的程序都是通過拖拽的方式,利用觸摸屏接口來完成的。

Resnick教授強調,雖然SratchJr非常精簡,但是它還是保留了最基本的計算機概念,比如事件、序列、以及迭代,等等。這些核心概念是Scratch編程的關鍵,“這就像是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學,學會閱讀很重要,但是你也要學會如何去寫,” Resnick說道。

不僅僅是一個接受端

我們前面幾代人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普遍比較低,父母擔心孩子們學習寫代碼主要是出于經濟角度,我們知道擁有熟練編程技能的程序員可以選擇很多高薪工作,加上像扎克伯格這樣的傳奇故事,讓編程變得更加吸引人。

然而在現實中,有些家長并沒有把ScratchJr看作是一款激發孩子編程興趣的應用,他們更希望孩子能夠學會編程,說不定這樣能為以后上大學有幫助,這種拔苗助長的想法的確讓人無奈。讓孩子們學會編程并不是為了讓他們在未來與機器人對抗,雖然很可能未來的機器人會導致很多人失業。

如今的交互數字技術是孩子們必須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對于觸摸屏一代來說,越早學習這些技術,優勢也就越大。他們需要知道,自己有能力把機器人拆開,也有能力把機器人組裝起來;如果自己不喜歡某款App應用,那么干脆自己去編一個新的;他們甚至可以自己學習Java。最重要的是,孩子們可以學習到編程的真正意義,這樣當談到技術的時候,他們就不僅僅是一個接受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