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鄭州高新區朗悅慧外國語中學“未來英才”培養計劃
在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國正經歷著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技術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這些新興領域對高素質、創新型拔尖人才需求迫切。拔尖人才成為國家競爭的核心力量。培養一批拔尖人才既是國家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人的使命。
2020年1月,《教育部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印發,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近日,中國科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正式公布《2023年“英才計劃”工作實施方案》旨在選拔一批品學兼優、學有余力的中學生走進大學,在自然科學基礎學科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由此可見,拔尖人才的培養從大學逐漸延伸到基礎教育,貫穿到大中小學各個學段。
基于國家社會需求和對人才培養的認識,鄭州高新區朗悅慧外國語中學一直十分重視拔尖人才的培養,自2018年開始,探索實施培養拔尖人才的新型課堂教學試驗——“未來課堂”:利用信息技術和混合式教學理念在培養學生創新力的基礎上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成效顯著。2021年,學校又引入“思維導學”,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力和學習力。為了不斷滿足拔尖人才的培養需求,2023年我校開設了“5C學術全能競賽課程”(5C指的是溝通-Communcation、協作-Collaboration、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創造力-Creativity、復雜問題解決-Complex Problem Solving等五個關鍵能力)。為了進一步促進拔尖人才培養工作高質量發展,我校擬實施“未來英才”培養計劃。
一、培養對象
1.學段要求:4—6年級在數學、信息學、編程、航模等方面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
2.學習品質要求:
(1)具有創新思維:能夠獨立思考、勇于探索,喜歡提出新的的觀點、思路和方法。
(2)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能夠快速地掌握新知識和技能,有較強的數理邏輯思維能力。
(3)具備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夠有效地規劃和管理自己的時間和學習任務,有強烈的進取意識、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二、培養機制
1.興趣探究。從學生的興趣和特點出發,通過一系列學科課程探究(自主學習、專家授課、名師答疑等),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對基礎學科的興趣。
2.對接丘成桐少年班。把特別優秀并符合要求的學生推薦至鄭州外國語學校丘成桐少年班以及理科實驗班。查看詳情
根據文件,“丘成桐少年班”招生對象為鄭州市小學六年級畢業生;招生計劃為每個學校2個班,每班40人;培養方式為初一到高三六年貫通式培養。“丘成 桐少年班”招生工作要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安排下進行,學校不得私下開展招生考試、測試。
同時,學校要選派專人負責“丘成桐少年班”的日常管理工作并配足配強相關學科教師。要聯合有關高校聯合開發課程體系,充分發揮高校優質師資的育人作用,打通銜接培養通道。要對培養情況進行跟蹤問效,及時優化培養方案。每學期結束后,將相關工作總結報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
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于2021年首次招生,選拔對象主要為高中一年級和高中二年級學生,特別優秀的初中三年級及高中三年級學生亦可申請,計劃每年招生不超過100名。
3.未來融合課程。依托未來課堂信息平臺,融合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發展學生特長,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
4.課程競賽。通過“5C學術全能競賽課程”培養學生的理科創新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自我學習力。
三、評價機制
綜合學生在“5C學術全能競賽課程”中的表現,通過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導師評價等手段對學生的創新潛質、學習能力進行評價。

- 上一篇
2024年鄭州外國語學校“攀登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2022年底,中國科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正式公布《2023年“英才計劃”工作實施方案》,旨在選拔一批品學兼優、學有余力的中學生走進大學,在自然科學基礎學科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由此可見,拔尖人才的培養從大學逐漸延伸到基礎教育,貫
- 下一篇
2024年河南省實驗中學、鄭州外國語學校開設丘成桐少年班
河南省教育廳關于開設“丘成桐少年班”數理拔尖人才貫通培養項目的批復的文件,內文提到,同意河南省實驗中學、鄭州外國語學校開設”丘成桐少年班”。“丘成桐少年班”招生對象為鄭州市小學六年級畢業生;招生計劃為每個學校2個班,每班40人;培養方式為初一到高三六年貫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