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內容
你今天ScratchPi了嗎?
在中小學一提到“運算思維”、“程序設計”,進入腦海的就是一只桔色的小貓咪,它是由Mitchel Resnick教授率領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所開發,針對8至16歲學生所設計的編程語言與環境——Scratch,而ScratchPi是貓檸科技基于Scratch開源系統研發的一款更加適合中國學生的一款兒童編程軟件。
Scratch誕生于2007年夏天,早期只有單機版,2013年推出了只要利用瀏覽器就可以編輯Scratch的版本,而如今增添了更多功能。
ScratchPi
ScratchPi程序編寫采用物體導向程序設計的概念,提供豐富的多媒體學習環境,可以使用聲音、音樂與圖片、設計動畫與游戲等多媒體專案,它的操作界面大致上分成五塊區域:角色區、舞臺區、模塊區、角色信息區、腳本區。
舞臺區:角色表演的地方。
角色區:現實舞臺上所有的角色。
模塊區:包括各種不同分類的編程模塊,根據需要選擇模塊使用。
角色信息區:顯示當前角色的信息。
腳本區:從模塊區拖拽到此區域,組合形成連續的腳本,用于控制角色的行為。
這樣一個貪吃蛇的小程序,成年人很快能掌握,兒童需要先熟悉每個區域功能,它們之間如何互相搭配運用,在邏輯上沒有錯誤,并需要孩子們的檢驗。
除了提供專門的制作環境之外,ScratchPi設計之初非常強調社會建構的方面,學習者可以互相分享檔案,這些文檔可以使他人的多媒體素材與程序編程一目了然,并且可以在別人的作品上加以混搭,鼓勵學習者分享與改進他人的作品。
為什么要推、教、學ScratchPi?
每一位老師、家長、學生的腦海里有一個或一些理由,有人認為是學程序設計、有人認為是學邏輯思維、有人覺得可以加強創意,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只能說ScratchPi是一個多功能的工具,或多或少都可以滿足上述的目的。
所以ScratchPi在乎什么?他讓學習者能夠自主自發地學習,透過科技的中介,與知識建立個人的連接。然而,今天或是以往,在學校教育中最大的難題是怎樣讓學生對于知識感興趣,ScratchPi強調電腦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為學習者在建造與設計作品時,有一股驅動力促使他學習所需要的知識,而這個動機之強大,往往是學校教育看不到的。
Scratch所發展的學習環境可以輕易地讓學生長時間沉浸于學習情境中。在不斷的教學中,不論是針對城鎮、鄉村的孩童還是大學生,都為了完成自己游戲與動畫的發展而堅持和努力。
聲明:本文章由網友投稿作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通過郵件及時和我們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