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內容
Scratch3.0發布,繼續培養創造性
Scratch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終身幼兒園小組設計開發的少兒編程工具,采用可視編程積木塊的方式,用戶通過對積木塊的選取和拖放進行編程。它提供了進入編程和計算世界的方法,通常也被用來來幫助訓練8歲及以上兒童的計算思維。此外,Scratch作為一種免費且有效的可視化編程語言,還可用于與教育和娛樂相關的各種創造需求,人們常常用其來創建動畫、游戲和講故事等項目,以及開發各種可視化和模擬的科學和數學項目,社會科學和互動藝術等。
追根溯源,“Scratch”這個單詞起源是形容對轉盤的刮擦技術中包含的一種混合聲音,因此另外一種重要解釋是——“混音”(Remix)。應用在計算機語言中,“Scratching”的字面意思是采用能夠有效地用于多個目的并能重復使用的代碼,這些代碼易于共享和組合。除此之外,它們能以相對簡單的方式適應獨特的場景。Scratch這個名字意味著開發人員可以輕松地混合各類項目,即用戶能夠下載并優化其他開發人員可提供的公開項目。
2007年推出的Scratch 1.4是一個需要下載到本地機器的應用程序,2013年,Scratch 2.0增加了網頁瀏覽器中創建和運行,并建立了互動分享社區。2018年8月 Scratch 3.0 Beta 測試版本發布,2019年1月2日,Scratch 3.0 正式發布,目前已經能夠支持40多種語言版本的編輯器。事實上,Scratch在8月份的Beta測試版本中已經做出了許多更新的嘗試,總體而言,新的版本擴展了Scratch中的創建方式、內容并支持移動設備,素材庫中新增了精靈,更新了許多新的編程積木塊,同時對聲音和圖像編輯器做出了改進和重設,豐富了可連接的硬件。
支持多種瀏覽器和移動設備
Scratch 3.0首先在運行的載體上進行了更新,它不再需要執行flash,而是建立在HTML5和Javascript基礎上,能夠在多種瀏覽器中被打開。Scratch 3.0還可以在平板電腦(包括觸屏設備Chromebook、WindowsSurface、iPad)和移動手機上(iOS 11以上版本和Android 6以上版本)的瀏覽器中使用,可以說Scratch在這一點上突破了使用過程中的最大阻礙,用戶可以在任何瀏覽器或設備中創建、運行、重新編輯和分享項目。
優化操作界面
Scratch 3.0 還對操作界面進行了優化,一方面對模塊進行合理分類,將不同語句功能的積木塊按照顏色進行了劃分,通過點擊鼠標,用戶可以在不同類別的積木集合中自由切換,這個功能可以幫助用戶更快的找到所需要的積木塊;另一方面,積木塊的面積被拉大,以方便在觸屏平板電腦和手機等移動端上使用。
新增外接硬件
在Scratch 3.0的拓展功能中,新增藍牙外接硬件包括Micro:bit,LEGO EV3, LEGO WeDo 2.0 等,可以對電機,燈和傳感器進行編程,使用Google Translate擴展程序對其他語言的人物進行編程。隨著時間的推移,擴展庫繼續拓展,將來也會有更多的功能被應用和開發出來,例如對Raspberry Pi(樹莓派)的拓展和語音識別功能等。
豐富素材資源庫
在3.0版本中,Scratch新增動畫角色、背景板和聲音等素材,Scratch一直保持與藝術家們的合作。
重設繪畫編輯器和聲音編輯功能
新版本中,繪畫編輯器更新了布局,使得工具和選項功能更加明顯,同時在矢量模式中增加了橡皮擦工具和矢量圖形控制點,并豐富了顏色的選擇和調節選項和新的漸變控件等。聲音編輯器上也經過重新設計后使得聲音的錄制和處理都更加便捷輕松,增加了新的音效(例如"快播", "慢播", "回放", 和 "機械聲音"等)。
添加大量教學視頻
在教學上Scratch團隊也一直在探索,在新版本中增加了大量的教學視頻,并計劃在明年每月為教師提供新的資源,探求在教室中創造性地使用Scratch的教學策略。
此外,相關合作組織也正在將新版本應用到教學實踐中,以擴展Scratch制作和學習的創造性可能性。針對Scratch 3.0,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的ScratchEd團隊正在推出創意計算課程指南的新版本,并擴展其Scratch Educator Meetups項目。與此同時,CS First和Code Club正在更新他們的產品來支持Scratch 3.0活動。
截止目前,Scratch 共有3500多萬個注冊用戶,平均每個月新增100萬新用戶,年齡范圍在8-16歲之間。最重要的是,Scratch最初目的并不完全是教授編程技能,而是為了培養創造性思維、邏輯推理和團隊協作能力,這是Scratch團隊的教育理念的核心,米切爾·雷斯尼克(Mitch Resnick)作為團隊的領導者也強調:“在我們開發最新一代的Scratch時,我們特別重視并支持以我們教育方法為核心,通過興趣引導、以項目為基礎來提升創造力的活動。”
聲明:本文章由網友投稿作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通過郵件及時和我們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