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內容
專訪Scratch之父:全球最大兒童編程社區的前世、今生與野心
(Scratch編程的代表性貓)
關注計算機發展史的人應該不會忘記1983年1月3日刊發的《時代》雜志。個人電腦第一次以1982年“年度機器”的身份登上雜志封面,打破了《時代》雜志以往僅甄選杰出個人作為“年度人物”的慣例。
對于當時還是《商業周刊》科學記者的米切爾·雷斯尼克來說,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也發生在1982年,并且同樣與計算機有關。
1982年春天,米切爾·雷斯尼克前往舊金山報道西海岸計算機展,剛好趕上西蒙·派珀特做主旨演講。西蒙·派珀特是Logo編程語言的發明者,自20世紀70年代起,他一直致力于用Logo語言幫助兒童更具創造性地表達自己、實現想法。?
西蒙·派珀特的演講讓米切爾·雷斯尼克對計算機有了新的理解:“它不只是完成某項任務的工具,還可以是人們表達自我的新方式。”他很快申請入讀麻省理工學院,并成為西蒙·派珀特的學生,探究如何借助技術讓兒童成長為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人。?
米切爾·雷斯尼克在做分享
可視化編程平臺Scratch是米切爾·雷斯尼克團隊在2007年交出的一份階段性成果。在Scratch編程環境里,用戶只需像拼搭積木那樣拖動程序語句模塊,就可以創作自己的編程作品。目前,Scratch平臺上的注冊用戶約3000萬,用戶遍布全球超過150個國家,平臺被翻譯成超過50種語言。?
Scratch官網上的介紹似乎可以概括這個編程學習平臺的初心和野心:“Scratch將幫助年輕人進行創造性的思考、系統性的推理以及合作性的工作——這些都是生活在21世紀的重要技能。”
來自一只海龜的啟發
研發Scratch的靈感可以追溯到1968年。這一年,西蒙·派珀特開發出名為Logo的編程語言,這也是全球第一款針對兒童教學使用的編程語言。
與當時其他的計算機語言不同,Logo最主要的功能是繪圖。進入Logo界面,光標將被一只閃爍的小海龜取代。輸入“向前25”、“向左11”這樣易于兒童理解的語言和指令后,小海龜將在畫面上走動,畫出特定的幾何圖形。
Logo編程語言的指令示意圖
整個20世紀80年代,全球成千上萬的學生都在學習Logo語言。不過,學習熱情消散得也很快。一方面,編寫Logo程序的過程充滿了不夠直觀的語法和標點,使用門檻依然不低;另一方面,學生對使用Logo完成的任務并不感興趣,學習Logo變成一門技術活,而無關乎創造。?
這樣的結果自然背離了西蒙·派珀特推出Logo語言的本意,即讓兒童有機會利用科技去構建知識、解決問題、創造性地表達自己。于是,在繼承Logo初衷的基礎上,米切爾·雷斯尼克從可操作性、意義性和社交性三個方面進行改良,設計出Scratch編程平臺。?
“Scratch”的名字來源于DJ打碟時擺弄碟片的情景:來回調試唱片,用充滿創意的方式把不同的音樂片段混合到一起。在Scratch編程環境中,用戶也會像DJ那樣把圖片、動畫、照片、音樂、聲音等媒體形態拼搭在程序里。?
“我們用圖形化語言替代了編輯文本語言,從而讓Scratch更容易上手;我們在Scratch里引入音樂、圖片、聲音等多種媒體形式,讓編程過程更貼近兒童的興趣;Scratch平臺還擁有分享和交流機制,兒童可以在社交中向同輩學習。” 米切爾·雷斯尼克解釋。
數字版樂高積木?
在Scratch編程界面,程序語句都以拼圖模塊的形式呈現,模塊按功能劃分為不同顏色。編寫程序時,用戶只需像拼插積木那樣把拼圖模塊壘在一起。只有當程序在語法上合規合理時,模塊的接口才能對接上。
用模塊接口的形狀作為拼插指引的設計借鑒自樂高積木。實際上,在導師西蒙·派珀特之外,給米切爾·雷斯尼克的職業生涯帶來最重要影響的就是樂高了。
Scratch平臺上一個音樂生日賀卡項目的程序腳本界面
“能夠引人思考的玩具才是我的興趣所在。”米切爾·雷斯尼克在新作《終身幼兒園》里寫道。在他看來,樂高積木恰好給兒童提供了想象、創造與分享的空間。
1983年,米切爾·雷斯尼克剛來到麻省理工學院不久,就與西蒙·派珀特嘗試基于樂高積木研發項目。他們將樂高積木與Logo語言結合,當樂高模型與電腦連接后,兒童就能夠通過Logo程序控制樂高積木。這款硬件與軟件的組合后來被稱為“樂高/Logo”,在1988年由樂高公司作為產品推出。?
1989年12月,米切爾·雷斯尼克接到了時任波士頓計算機博物館教育主管娜塔莉·臘斯克的電話,她希望借用一些樂高/Logo作為博物館假期活動的材料。為期一周的活動效果出奇地好,活動結束后,還不斷有孩子返回博物館詢問樂高/Logo組件到哪里去了。?
孩子們試用樂高/Logo的過程讓米切爾·雷斯尼克意識到,專門供兒童使用的編程軟件幾乎沒有。“專業性軟件如Java、C++超出了兒童的駕馭能力,一些可以編程的APP又只能輸出特定的游戲程序。”米切爾·雷斯尼克回憶。?
開發一款適合兒童的認知水平、能夠融入兒童喜歡的媒體形態、具有開放性創造空間的編程軟件看起來是一個剛需,有關Scratch雛形的設想也就此開始醞釀。?
如今看來,Scratch的確像是數字版的樂高積木。Scratch的研發過程也像搭建樂高積木那樣經歷了自下而上、漸進迭代的階段,僅Scratch 1.0的開發過程就持續了4年。
三角原則與4“P”?
在可視化編程功能之外,Scratch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或許在于它背后的設計理念。
說起設計編程語言,西蒙·派珀特總會強調“低地板”和“高天花板”的原則。“低地板”是指技術手段能給新手提供簡單易上手的起點,“高天花板”是說學習體驗能夠包含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過程。例如,Logo語言就讓兒童可以從繪制極簡的三角形開始,最終畫出復雜的幾何圖像。
師承西蒙·派珀特的米切爾·雷斯尼克給Scratch新增了一個設計維度,即“寬墻壁”。這意味著編程語言要能支持不同類型的項目和學習路徑,學習的入口和跑道都應該是寬廣的。
“低地板+高天花板+寬墻壁”的三角設計理念反映在Scratch平臺上目前超過3700萬個編程作品里。打開Scratch網頁,可以看到音樂生日賀卡、撿蘋果小游戲、螃蟹跳舞動畫等難度和主題都各異的編程項目。
另外還有4個以字母“P”開頭的關鍵詞像基石一樣支撐著Scratch的開發設計。米切爾·雷斯尼克用一句話來解釋:“在具體的項目(Project)中,孩子做著自己充滿熱情(Passion)的事,并與同伴(Peer)交流共進,整個過程都伴隨著游戲(Play)精神。”
在Scratch平臺,每個程序都是一個項目,兒童依照自己的興趣確定項目的主題、語境、目的和實現方式。項目完成后,設計者只需點擊“共享”按鈕,作品就會進入到Scratch在線學習社區中。之后,任何人都可以看到開源的程序腳本,并進行借用和改編。?
Scratch上有各式各樣基于興趣形成的工作室
共享共創的文化讓交流和協作變得容易,基于專業性或興趣愛好的互補配對協作很常見。例如,Scratch平臺上可以創建包含多個項目的工作室,其中有一類工作室叫“反饋工作室”。在這里,希望獲得項目反饋的成員與喜歡點評項目的成員被聯結起來,彼此為對方提供價值。?
Scratch家族?
2018年8月1日,Scratch 3.0測試版發布,這是自2013年Scratch 2.0問世以來的又一次升級。Scratch 3.0將能夠在平板電腦上兼容,并加入了更豐富的圖像編輯、聲音編輯、谷歌翻譯等功能。另外,Scratch 3.0還可以與樂高教育頭腦風暴EV3機器人和WeDo 2.0機器人兼容。
作為Scratch的締造者,米切爾·雷斯尼克和團隊認為Scratch不僅是一種編程語言,更是一個在線學習社區。“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為世界各地的年輕人提供創造性的學習體驗,幫助老師、家長、設計師、研究者及其他人了解在線技術和在線社區是如何支持創造性學習的。”他在《終身幼兒園》中寫道。
考慮到Scratch線上社區里不同受眾的特點,圍繞Scratch的衍生內容日漸增多。?
ScratchEd是為教育者專門開發的獨立頁面,支持故事分享、互通教育資源、線上討論等功能。目前,ScratchEd上的教育者資源覆蓋幼兒園到大學全學段,內容類型包括教案、課程、評測、教材等多種,涉及的學科領域有數學、音樂、社會科學、視覺藝術等。
由于Scratch主要面向8-16歲兒童,針對5-7歲低齡兒童的ScratchJr便相應推出。相比Scratch,ScratchJr以平板電腦為載體,編程模塊的體積更大、素材庫中的圖片更多、拼插方式也更直接。
?ScratchJr的界面示意圖
除了線上學習社區,Scratch還有遍布全年的名為“Scratch日”的線下交流活動。2017年,全球舉辦了超過1000場Scratch日活動。在推特的“#ScratchDay”話題下,人們用各種語言記錄著Scratch日的編程、分享和游戲體驗。?
另外,米切爾·雷斯尼克還與Two Sigma投資管理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大衛·西格爾創立了Scratch基金會,為Scratch、ScratchJr、ScratchEd的研發和運營提供支持。?
“建造的快樂和創造的驕傲(Joy of Building and Pride of Creation)”是樂高的品牌意涵之一,也是米切爾·雷斯尼克很喜歡的一個口號。他希望Scratch能將這個愿景繼續帶到線上世界,讓不論來自何種背景的兒童都能通過編程表達自我、成為創造性的思考者。
在那本以個人電腦作為封面的《時代》雜志里,一位資深作者寫道:“計算機曾被認為是遙遠的、不詳的抽象物品,但在1982年,它變得更個性化、更小巧,人們可以拿住并把玩它。”如今,計算機以及計算機所能撬動的人類創造力似乎都離我們更近了。
歡迎轉發分享和點亮“在看”哦!
我就知道你“在看”

#留言互動#
??#I·STEAM即將上線課程#?
End
權威研究表明:成功孩子的父母都有這9個共同特點!往“帶個孩子而已,能有多累?”一句話毀掉無數家庭!
期68位高考狀元身份曝光: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都是父母在奮力托舉……
精有格局的父母,從來不隨便跟孩子“哭窮”
選
聲明:本文章由網友投稿作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通過郵件及時和我們聯系刪除

- 上一篇
【課程】火遍全球的Scratch編程語言,5分鐘免費帶你入門 | 附下載鏈接
ID:codingdad 編輯:Shawn | 圖:Google 在之前的課程中,我們學習了編程語言中的順序執行、循環執行、判斷執行和事件。這四個結構就是編程語言的總體結構。 熟悉了這四個結構之后,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第一門編
- 下一篇
【scratch 創造營】用scratch實現垃圾分類(一)
最近中國逐漸開始提倡和推廣垃圾分類,不知道學習少兒編程的你有沒有在生活中響應這一號召呢?你是否對生活垃圾的分類有清楚的了解呢?這節課我們就通過scratch來制作一個”垃圾分類工場“,模擬垃圾分類的過程,在學習scratch的同時,幫助我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