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內容
不要逼孩子刷題了,趁早培養這種能力,比什么都管用!
暑假快結束,熊孩子放假在家,家長群里的吐槽沒斷過:
“暑假和老公輪流輔導作業,輪流上演父愛母愛破裂悲劇……”
“小祖宗一放假就不想學習,電子游戲玩到飛起”
“天天逼著娃刷題刷書,孩子還是惦記著電子游戲。”
……
群里討論最多的還是娃沉迷電子游戲的問題,在做作業和玩游戲之間,少不了家長和孩子的拉鋸戰。與其逼著孩子刷題,禁止他玩游戲,不如采用迂回的方式讓孩子主動學習。有位家長就發來一段小視頻:
這不是曾經一度風靡網絡的《捕魚達人》游戲嗎?
家長解釋,這是8歲兒子暑假在家用編程自己編寫的游戲,通過學習編程,掌握了游戲背后的原理,知道了編寫游戲的方法。比起單純玩游戲,學編程自己做游戲不僅能學到知識,還改善了游戲癮。
群里紛紛附和,覺得這個方法好有用,也想讓孩子試一試這個神奇的編程課了。
這兩年編程真的特別火,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孫女也在學編程,伊萬卡曾曬出一同學習的照片,掩不住自豪地說:“今晚和女兒一起學習編程,未來的語言!”
現如今,各種科技進步在影響和服務著我們:
網購、外賣、打車;王者榮耀、吃雞;銀行自助存取款、酒店無人化操作流程等等。人工智能時代正在改變并將繼續改變我們的生活。
家長群里一位爸爸發出感慨:以前不認字叫“文盲”。
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孩子,未來如果不懂點編程,可能就要成為“code 盲”了。
1
什么才是孩子未來最需要的能力?
正巧這幾天看到一些國外推行編程的資料,在一個采訪中,也提到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在39000多名受訪的開發人員中,有26%的人是在5到15歲開始編寫代碼的。
目前,有超過24個國家把少兒編程納入基礎教育體系。
-
英國5歲以上的學生必須學習編程;
-
美國67.5%的中學生接受過編程教育;
-
日本近日公布了2020年全國小學教科書審定結果,編程正式列為必修內容;
-
而在我們國家,編程已經被浙江、北京、山東、江蘇、重慶等省市加入中小學課程。
今年3月,教育部正式下令要在中小學逐漸普及編程。
雖然目前只有浙江把編程納入高考,但高校對信息學人才的關注是非常高的。
2018年,多個省市的高考數學題出現程序圖,這些題對于學過編程的小學生來說都是小菜一碟。
每年,也會有很多孩子通過信息學奧賽被知名中學、國內外重點大學免試或降分錄取。
清華前校長陳吉寧曾說:
中國未來社會需要的,是那種邏輯思維縝密,能夠應對變化,提出獨特想法的創造性人才。
我越來越覺得,最關鍵的不是要教孩子多少知識,知識是教不完的,你今天教的這些知識,未來可能會OUT,會有更多更新的知識出現,你怎么可能一直堅持不懈地給孩子教下去呢?
在未來,懂得創新、會技術的人才必定要成為香餑餑。
2
為什么要讓孩子從小學編程?
1.抓住6-12歲的黃金期,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根據教育認知學,6-12歲孩子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開始形成,這個階段是學編程的黃金期。編寫程序遵循嚴密的邏輯,還要不斷調試、回溯和debug,孩子在學編程后會不自覺用編程思維去思考,學會規劃和安排,還能自己查缺補漏。
以做一次旅行規劃為例,邏輯思維強的孩子會這樣做
聲明:本文章由網友投稿作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通過郵件及時和我們聯系刪除
